鄒巨洪,男,1981年生,博士,副研究員,2009年在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和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聯合培養框架下取得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博士學位,同年進入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微波遙感。任職期間,承擔散射計風場反演關鍵算法研究和處理技術攻關任務,負責完成國內首個業務化運行
馬新東,男,1980年7月出生,博士,副研究員,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聯合)。2007年3月至今在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工作。在典型有機污染物和新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及環境行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近5年來,共發表研究論文40篇,其中第一/通訊作者的為21篇,SCI收
汪衛國,男,1970年生,蘭州大學博士,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現為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與海岸地質實驗室研究人員,從事儲層沉積、沉積學與全球變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點項目、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重點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余項。
許金電,男,1963生, 1984年7月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與海洋氣象專業,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現任職于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臺灣海峽與熱帶邊緣海海洋環境動力學實驗室,從事臺灣海峽和南海海洋環境動力學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先后參與 “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專題、國家攀登A計劃項目、973、
石洪華,男,博士、博士后,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海洋生態動力學、海岸帶復合生態系統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國家或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約20篇,出版專著1部。在典型海岸帶生態系統
主要關注于低氧現象、硅與磷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及機理方面的調查與研究工作,研究興趣屬于海洋化學和環境科學的研究范疇。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植硅體在河流硅輸送中的作用,41106072,2012.01-2014.12”一項。在陸-海相互作用、海洋生物地球化學研究和海洋環境調查上具有研究和實踐
1997-2001年就讀于青島海洋大學,獲海洋地質學學士學位;2001-2006年在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學習,攻讀海洋地質學博士學位。在2006年進入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博士后出站,留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室工作。2010年1
一直從事海洋地球化學的研究,重點關注痕量金屬及稀土元素在海洋中的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包括痕量金屬及稀土元素在海水-沉積物界面的遷移轉化過程,及痕量元素在海水和沉積物中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態的研究。已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其中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七篇。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1)痕量金屬在沉積物-海水
一,簡歷:????2008年06月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獲得海洋化學專業博士學位。2008年07月至今就職于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研究中心。所完成的博士論文獲得2010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2013年獲評“海洋系統優秀科技青年”,2016年獲評“束星北青年學者”。主要從事基于現代分析
200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博士學位;2006.7?–?2008.7:??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2008.8?–?2010.12:?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11.4?-?2011.12:?臺灣中央大學數據分析方法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10.12
宋振亞,1982年6月生,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學專業,博士,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氣候變化研究及海氣耦合數值模式研究工作。2013年美國大西洋氣象海洋實驗室作訪問學者。基于耦合框架,建立了首個包含海浪的地球系統模式FIO-ESM(First?Institute?of?Oce
劉琳,博士,副研究員,現就職于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與氣候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擔任國際世界氣候變化計劃/海洋與氣候變率-全球海洋觀測/印度洋工作組(WCRP/CLIVAR-GOOS/IOP)委員(2014-2019),主要研究領域為熱帶海氣相互作用診斷、動力學過程分析和數值模擬,亞洲季風的年
一直從事海底地形地貌探測與應用研究,在海底地形地貌探測技術和數據處理方法研究方面形成特色,為我國東海大陸架劃界、國際海底地形命名和重大海洋工程建設等提供技術支撐。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海洋調查專項、海洋區域地質調查、科技支撐計劃、科技基礎性專項、國家海洋局基金、海洋工程勘測等課題十余項。發表學術
主要從事海洋沉積過程及沉積環境演變的調查與研究工作,研究對象涉及海底峽谷系統、現代沉積過程、沉積環境演化、古海洋古氣候古環境和極地環境演化等方面。先后負責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海洋局青年基金1項,南北極環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3項,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項,國家海洋局第
2009.10-2011.7??? 廈門大學近海海洋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 博士后2011.8-2011.12? ?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島中心????????? 助理研究員2011.12 –至今??? ?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島中心?????????? 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