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勇,男,漢族,1978年12月出生,2001年本科畢業于安徽大學數學系,2011年獲得中國海洋大學工程碩士學位。現任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海洋工程勘察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國家海洋技術中心海洋環境監測工程院副院長,工程技術帶頭人(正高級)。主要從事海洋光學與遙感技術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擔海洋衛星工程項
馮倩,男,1976年9月出生,1997年入黨,2004年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專業,獲博士學位,并于同期進入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工作。現為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副研究員、應用發展部副主任,主要從事微波遙感海面風場、非球形沙塵氣溶膠散射和輻射特性的理論模擬以及海洋災害遙感監測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發
郭長軍,1981年11月生,2009年畢業于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博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廣東省海洋資源與近岸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海水養殖魚類病害控制研究,包括海水養殖魚類虹彩病毒的基因功能、病毒侵入機制、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和免疫逃逸機制,以及基因工程疫苗開發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
1956年5月出生,籍貫內蒙古,農工民主黨黨員,大學本科,畢業于南京大學地球化學專業。1974年8月參加工作,歷任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曾多次擔任內陸隊隊長,昆侖站首任站長,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副領隊,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隊領隊。主持承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項目、國家自
965年3月出生,籍貫江蘇,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畢業于上海海事大學。1986年7月參加工作,歷任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所)高級船長、副所長、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曾任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領隊、黨委書記,中國第3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領隊。10次赴南北極考察,16次穿越南大洋暴風區,冰區航行1萬多海
簡歷: 王盛安,1958年9月出生,責任研究員,中尺度海洋觀測開放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海洋水文氣象儀器研制及觀測系統集成研究、觀測資料分析處理研究。主持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儀器研制項目、中科院和中海油合作項目、廣東省科技項目、部門委托項目等課題,制定海洋行業標準1項,獲得多項專
簡歷:2003年起任中國科學院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01年起任中科院南海所海洋地質研究室副主任2001年起任深部地球物理學科組組長、責任研究員1999-2001年任中科院南海所構造地球物研究室副主任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資格1998年-現在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1997年
1,劉永宏,男,1972年4月生,2002年畢業于韓國釜山大學藥學大學海洋天然藥物化學專業博士,之后去日本大阪大學藥學大學,葡萄牙里斯本新大學科技學院化學系做博士后,2006回國到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任“百人計劃”研究員,2009年任廣東省海洋藥物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領域:主要研究領域為海洋
徐長安,男,1962年10月生,教授級高工。1988年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92年8月至1996年11月赴日本沖繩國際研修中心進修,從事海洋生物制品研發。現任國家海洋局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書記,福建農林大學、武漢紡織大學客座教授,寧波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蔡榕碩,男,1964年9月出生,博士。1987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曾先后在日本長崎海洋氣象臺、德國科隆大學地球物理與氣象研究所作訪問學者。教授級高工,碩士生導師。現任國家海洋局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北太平洋海洋科學組
1982年7月?????????????? 云南大學地球物理系???? 學士1985年9月?????????????? 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碩士1985年10月-至今????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2001年7月??????????????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博士目
主要從事海底成礦系統與環境記錄研究,先后主持科研項目40多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973子課題2項、浙江省杰青基金課題1項,中國大洋調查研究課題30余項。曾5次擔任中國大洋科考航次(段)首席科學家,4次參加國際海洋科學考察航次。已在《Earth & Planetary Science Lett
碩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兼任副教授,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才。主要從事近海海洋動力學和生態系統動力學研究,在中國近海外業調查累積430余天,多次擔任航次首席科學家。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海洋公益項目子任務等課題8項。目前,作為學術骨干參與973課題、908課題
浙江省質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副主任
長興縣質量技術監督檢測中心工程師/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