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浙江成為國家開展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的唯一省份,承擔起在標準體制改革、機制創新方面先行先試的重擔,為建設新型“浙江標準”體系,為我國全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標準化法修訂草案8月28日第二次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二審稿進一步加大了標準在促進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中的引領作用。
質檢總局 國家標準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的通知。
為貫徹實施《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協同有序推進標準化工作改革,確保第二階段(2017—2018年)各項重點任務落到實處,現提出如下分工。
國家農業標準化與監測中心(安徽)是經國家質檢總局和安徽省編辦批準設立的國家級研究檢測中心。 “中心”的主要職責 :承擔國家和地方農業標準化研究工作;國家標準、地方標準的制、修定;收集和研究國外農業標準化信息。 對外 開展農產品、食品、農業投入品和農業生態環境檢測, 開展農產品品質、添加劑、重金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有害微生物等檢驗,以及農業標準化與檢測工作的培訓、考核、咨詢與中介服務。
成都市標準化研究院成立于1985年1月,行政隸屬于成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總體發展水平居中西部和15個副省級城市前列。
為了規范內河船型標準化補貼資金(以下簡稱“補貼資金”)的管理,促進內河運力結構調整和水運節能減排,提高船型標準化率和船閘通過效率,根據《內河船型標準化補貼資金管理辦法》(財建〔2014〕61號)、《江蘇省“十二五”時期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14〕27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規定》已于2001年9月6日經第8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