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球范圍來看,海員短缺已經成為各國航運業面臨的一個問題,年輕人從事海員這一職業的意愿似乎越來越弱,海員年齡老化、新鮮血液不足的警報不斷拉響。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海上工作的吸引力逐漸衰退?為了未來航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冷靜分析。
11月6日上午,國內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剛剛宣布,未來5年,阿里巴巴將幫助全球商家實現向中國進口2000億美元的目標。
作為中國船東協會常務副會長的張守國,長期處于航運市場最前沿且為之四處奔波。張守國對于航運業如何健康發展有著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上海航運交易所(上海航交所)于1996年11月28日成立,成立之初確立的三大功能是“維護航運市場公平、規范航運交易行為、溝通航運動態信息”。
2017年,韓國最大航運公司韓進海運破產,給韓國航運業以及相關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為了重振航運業,韓國政府在2017年年底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研討形成航運、造船、港口和進出口行業之間共贏合作的模式,并于2018年4月5日發布全面振興計劃——《韓國振興航運五年計劃(2018~2022)》(以下簡稱《計劃》)。
近期海上網絡攻擊事件可謂是層出不窮,全球最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在今年第一季度就曾受到網絡攻擊,被盜郵件里涉及各類信息。因此日本船東保賠協會近日就發布了一則名為“網絡風險和安全”的通告,通告中列出了可能風險因素并且給出了如何降低風險的相關措施。
“毫無疑問,航運業正走出衰退,但是還有一段路要走。”這是克拉克森研究服務公司(CRS)常務董事Martin Stopford博士在漢堡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傳遞的關鍵訊息之一。
海運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其發展與金融業的發展息息相關,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過后,我國金融機構把握住全球海事金融格局變化的歷史機遇,實現了快速發展。
DNV GL船級社近日發布了替代燃料白皮書,對一系列替代燃料及其技術進行了評估。這一名為《替代燃料和技術-為了更環保的航運業》的白皮書檢視了包括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LPG)、氫氣、燃料電池以及混合與電池技術等替代燃料和技術的價格、可得性、法規挑戰和環境好處,并與采用脫硫器的傳統燃料以及新的低硫燃料進行了對比。通過這一新的白皮書,DNV GL旨在為航運業提供洞察,幫助業界為即將于2020年1月1日實施的全球限硫令做好準備。